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经济》2023年第2期|目录与摘要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期论文



不确定性冲击、信贷资源错配
货币财政政策效果
王义中,郑博文,邬介然

信贷资源错配是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而不确定性冲击会加大错配的程度。本文基于中国典型事实构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讨论不确定性冲击作用于信贷资源配置的机制。研究发现:(1)不确定性冲击上升会影响银行对于风险的认知和判断,使得银行权衡高低生产率企业之间的风险等信贷需求方因素,导致其信贷供给行为在两类企业间存在着差异,进而使不确定性冲击产生信贷资源配置效应;(2)面对不确定性冲击,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通过结构性财政政策实施担保和救助能够有效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改善高风险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改善投融资预期,缓解信贷资源错配程度。

关键词:不确定性冲击,公司风险异质性,信贷资源错配


“我和我的家乡”:

人口流动与省际贸易

张鹏龙,韩天阔

本文构建一个以消费者家乡偏好为微观基础的结构引力理论模型,定量研究人口流动如何通过偏好差异影响省际贸易。我们基于多种来源的贸易和人口流动数据,估计了不同来源地流动人口的家乡偏好程度。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对家乡产品的偏爱显著偏离于“一视同仁”的无歧视水平,即在相同条件下,平均每100元的总支出,消费者购买家乡省份产品的支出比“无偏消费者”购买该省份产品的支出多29元;在控制了人口流动内生性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本研究意味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人口流动是推动中国省际贸易和实现市场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家乡偏好,引力模型,边界效应,双循环,人口流动


人员跨境流动、“软信息”

与国际贸易

施炳展,熊治

本文聚焦人员跨境流动的经济效应探讨人员跨境流动如何通过 “软信息”传递促进中国进口贸易发展。在识别策略方面,我们以免签入境政策作为可验证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识别人员跨境流动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使企业进口沿着扩展边际实现增长,在产品侧促进一般贸易、高技术产品与资本品贸易;作用机制是“软信息”流动引致信息成本下降,具体表现为降低搜寻成本以筛选高质量贸易关系,降低信任成本使贸易效应动态持续扩大;且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人员境内流动便利化的互补性有助于该作用。本研究意味着“软信息”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人员流动在高质量开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员跨境流动,“软信息”,进口贸易,免签


新兴企业进入与产业链升级:

来自中国无人机行业的证据

陈钊,初运运

本文考察了在缺乏产业政策扶持背景下,市场环境尤其是产业链基础对新兴产业企业进入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借助无人机行业首次直接识别和度量上游关联产业。研究发现,上游产业基础不仅是吸引无人机制造企业进入的重要因素,更能通过垂直溢出效应促进无人机企业由消费级向工业级转型,从而有利于无人机行业的产业升级。本文结论为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全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今后更好地“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提供了通过提升产业链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研究例证。

关键词:新兴产业,企业进入,产业升级,垂直溢出


企业结对帮扶

县域利用外资

周欣雨,张学志,周梓洵,吴文心
在脱贫攻坚战中,作为市场化的主体,企业践行定点结对帮扶形式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培育对口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以2016 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有关企业扶贫信息披露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整理上市公司定点帮扶县域的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企业对县域的结对帮扶如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研究发现:企业结对帮扶能显著提升县域利用外资水平,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结合县域和企业数据,本文揭示企业可以基于对外投资纽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通过社会责任经历改善外资的预期,从而促进外商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参与特征上,企业帮扶存在规模效应;在参与地点上,存在本地知识效应及东西互补效应。本文的发现为如何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畅通“内循环”、促进“外循环”,深化结对帮扶工作,从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提供了鲜明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企业结对帮扶,外商直接投资,ESG,声誉保险,信号传递


开发区“以升促建”

如何影响城市碳生产率

刘秉镰,孙鹏博

如何让产业政策更有效是在“双碳”约束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本文使用城市和企业污染数据,采用DID 和合成DID 方法研究了省级开发区升格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开发区升格提升了城市碳生产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2)开发区升格后严格的环境规制、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及扶持力度的增加通过实现强市场、降错配、调投入、提创新、促转型提升了碳生产率。而上述效应源于更严格的考核激励、地方干扰的减少、政策制定权的下放以及产业政策集中供给的“优补效应”;(3)开发区升格更多地提升了中西部和工业依赖城市的碳生产率。本文为如何用好产业政策实现“双碳”目标下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开发区升格,碳生产率,双重差分法,合成DID


产品竞争模式、税收调整

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刘啟仁,袁劲,黄建忠,冯桂媚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质量竞争与价格竞争两种竞争模式纳入多产品企业模型,以出口退税为例,分析税收调整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生产同质化产品的企业与差异化产品的企业在产品定价和竞争模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化产品企业遵循“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种类,价格越高”的定价规律。因此,出口时趋向采用质量竞争模式;与之相反,同质化产品企业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定低价,出口时趋向采用价格竞争的模式。退税率提升时,质量竞争企业内部核心产品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得到加强,助推其质量升级。与之相反,价格竞争企业核心产品的内部相对优势被削弱。本文匹配 2002-2013 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验证了以上理论命题。

关键词:税收调整,出口退税,同质化产品,差异化产品,核心竞争力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竞争性负债

贾盾,韩昊哲

本文构建纳入利用互联网平台理财的金融科技部门的存款市场竞争模型,结合经验分析探究平台理财的迅速发展如何影响传统商业银行存款规模。结果显示,外部金融科技部门扩张对商业银行存款类负债的影响存在两种互斥效应——部门间替代效应以及存款和平台理财市场的整体财富效应。当商业银行部门内竞争不足时,跨部门替代效应占据主导,外部金融科技发展抑制商业银行存款规模增长。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的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平均意义而言,金融科技发展并不影响商业银行存款规模增长。然而,外部金融科技发展正在显著改变中国地区层面商业银行存款分布和增长趋势,一地商业银行竞争越不充分,当地银行存款增速越低。同时,金融科技发展显著提升当地平台理财之于银行存款的相对规模和相对增速。本文就规范和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和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支持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平台理财,银行竞争


政府隐性担保的测度问题:

一个文献述评

孟世超,王擎

新时期有效测度政府隐性担保日趋重要,而该研究领域仍是一片蓝海。本文结合隐性事物的研究逻辑,重新界定了政府隐性担保,并考察了其测度工作的特殊性。本文将现有方法按测度目标分为直接测度法和间接测度法两类,进而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直接测度法和间接测度法分别针对担保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在当前应用中,两类方法分别存在较大的模型设定误差、估计误差以及代表性误差。对此,本文就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直接测度法应在更契合现实的标的现金流结构和担保规则下建立结构模型,并借助“异常”状态刻画担保信念;间接测度法则应聚焦担保产生机制,拓宽担保来源范围,并重视担保信念修正规律。

关键词:政府隐性担保,信念,直接测度法,间接测度法


《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回顾:

1.《世界经济》2023年第1期|机器人应用能否缓解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的企业退出?

2.《世界经济》2023年第1期|价值链分工视角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3.《世界经济》2023年第1期|为什么亲子间信息摩擦会降低子女非认知能力


欢迎关注《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